?
(2013年10月24日)
任太龍
?
各位委員、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金教授用一整天時間為我們講授了《道德經》的智慧。金教授的報告立意高遠,縱橫捭闔,層層剝筍,步步深入,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分析入情入理,評點有根有據,觀點鮮明到位,既指點迷津又激揚文字,既生動傳神、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又治學嚴謹、顯示出一流學者的名家風范。
下面,我談幾點體會與各位委員分享。
一是如何認識國學。就是要把國學的大境界轉化為委員團結民主的大境界,這是我們政協委員的共同命題。
大家知道,國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從詩經漢賦到唐詩宋詞,從太學六藝到科舉八股,從青銅瓦當到文房四寶,從自然科學、哲學到歷史、文學、宗教,大到宇宙天文、山川河海,小到一蟲一草、一字一畫,遠有布達拉宮的建筑,近有中醫的望聞問切,時間上到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下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空間上國學早已超越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影響遍及世界,僅《道德經》的外文版就達到1000多部。大家認真看,國學有奧妙無窮的大境界。
近幾年,不少地方掀起了一股國學熱,這股熱來得很猛、很有張力。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就是在國際經濟全球化、國內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社會期盼也需要一種文化的回歸。精神家園顯現出某種程度的斷檔和空白,使人們產生了對歷史文化、傳統美德的真切呼喚。社會的文化反思,勾起了我們對民族文化的向往。國學中的理念、精神、境界、重新成為社會的追逐目標。在人民政協,如何把國學中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以和為貴、重道貴德、載道養德的境界,轉化為委員團結民主的大境界,就是一個博大而恒久的課題,希望政協委員,通過認識國學有所悟,悟到其中真道理。
二是如何學習國學。就是要把國學中的大智慧轉化為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大智慧。
我們在履行委員職責中,往往會遇到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問題,學國學學得再深也不會給你現成的答案。但是國學中的大智慧,又處處能給你啟示,給你答案。比如我們常常說的舍得。如何“舍”、怎樣“得”,舍什么與得什么?老祖宗不可能給你說得那么清楚,但卻明白無誤地給你最佳路徑、更好的方法、適合的答案。具體怎么做,請研究國學,你必有所得。再比如關于危機。它是危險和機會的結合,但什么是“危”,什么是“機”,如何才能轉危為機?國學中有無數經驗的概括、智慧的妙方。還有國學中順應規律的自然觀、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忠孝仁義的倫理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觀等等,無不滲透著人生的大智慧,對每個委員講,都值得終身追求。
三是如何用好國學。就是要把國學的傳承發展轉化為政協委員立業創業、協商民主的大發展。
對于政協委員而言,學國學更多的是要學會運用,把學國學、用國學的過程變成重拾民族文化自信、重構民族文化自覺的過程。近百年來,西方現代文明給我們的生活、觀念、秩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有些民族文化的精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遺失了、丟掉了。這是很可惜的。人民政協和政協委員天然地具有這樣一份社會責任,就是積極地投身、參與國學遺產的的搶救、國學文化的保護,并用國學文化推動自身創業和事業的發展。比如我們未央區前不久進行的絲綢之路申遺活動,以及我們還要進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政協委員都大有用武之地。
?
?
?
各位委員、同志們、朋友們:
?
?
提高國學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博大精深的國學智慧,需要我們終身學習。今后,區政協還將為政協委員搭建更好的學國學、用國學的平臺。
在今天報告會即將結束的時刻,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金海峰教授的精彩報告,感謝北大國學研修班和西安市政協、中共未央區委的鼎力支持!
謝謝!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