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中國大陸人口生育率不可避免地下降的同時,是現有青壯年人口尤其是精英人群的海外大移民。薛涌在《中國的海外移民大潮》一文中寫道:《華爾街日報》最近在一篇關于中國移民的長篇報道中引用香港一位移民專家的話說,到2020年,離開中國的人累計將有兩億!《華爾街日報》還提出了一個更為發人深省的問題:在歷史上,崛起的大國從來是吸引外來移民的磁石。中國怎么越是崛起人口越外流?《華爾街日報》采訪了若干中國企業家和有關專家,得出這么一條結論:法制不健全,企業家發家,可鉆的空子很多。但是,一旦發起來后,過去讓自己受益的制度,就成了對自身利益的威脅。一是這種制度保護不了自己的權益;但更重要的是,從第一桶金就不干凈,呆下來還是夜長夢多。 但總體而言,投資移民海外的仍占少數,占絕對多數的是留學移民。中國大陸缺乏自由、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大學教育又嚴重缺乏自由思想——正常的教育和學術活動,兼容并包百家齊放是基本要求,非如此無以掌握全局視野,非如此無以培養理性思考能力。但65年來獨尊馬列的灌輸式而非啟發式教育模式,已經使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喪失了起碼的思考能力。大學充塞著連一篇文章邏輯都整不清楚的馬列教授,混亂的思維讓階級斗爭和陰謀論支配著人們的靈魂、蒙蔽著人們的心智。 因此,家庭較有經濟能力并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孩子,紛紛選擇出國留學。雖然其中將會有三成多一點的學成歸國,但大部分還是會長期滯留國外。這部分人群,恰恰是最具創造力和創新力的知識和財富精英。城市化紅利消失。1949年以來中國一直實行嚴厲的反城市化政策,包括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知青下鄉、大小三線建設等,這一切使得1978年改革開放逐步釋放民眾自由尤其是1998年城市住房私有化以后,中國城市化迎來井噴和補課效應。由此帶動的住房、家電和家具等耐用消費品支出,是支撐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奇跡”的第二大因素。 但同樣因為過去城市化主要由政府主導,導致中國大地上城市面積擴張遠大于人口擴張的局面難以遏制,城市化紅利因此有變成城市化陷阱的風險,包括大量高鐵沿線建設的“高鐵新城”,相當多都有淪為鬼城、空城的危險。2014年全國樓市普遍陷入當代中國前所未有的滯銷局面,銀行惜貸是一個方面原因,相當多中小城市的過量供應則是更為本質的原因。 城市化創新紅利衰退。城市化帶來的創新能力為什么要從城市化紅利中單獨提出來?因為它對一個國家的未來起著生死攸關的決定性作用。本來,一個國家在正常的城市化時代,隨著年輕人口大量進城,伴隨著的往往都是人口聚集帶來的創造力爆發,創新能力往往像核聚變一樣不可遏止。這是產業由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的關鍵。但是當代中國的城市化65年來一直都是不正常的,到今天還是不正常的,因為政府做出的往往都是逆城市化的干預行動。獨生子女政策導致年輕人口下降,超大城市對外來人口排斥導致年輕一代不敢多生育、同時過多時間和精力被迫用于擔心和解決下一代的上學問題、導致他們無心無力安心創新,缺乏思想自由的大學教育對新一代創新能力的扼殺,精英外流,四位一體,共同窒息著中國城市化的創新能力。它對未來中國的影響將是非常致命的。北京在2014年拒絕了上萬名外來人口子女上中小學(沒有招滿也堅決不讓招)以后,繼續把控人關口前移,2014年9月8日財新網報道,北京再掀“黑幼兒園”關停潮。像這樣只顧短期個人政績和迎合上峰旨意、不顧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做法,古今中外非常罕見。以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不足作為生育政策不能放松和大城市拒絕外來人口子女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根據教育部發布的統計公報,1992年全國小學有71.3萬所,到2013則減少至21.35萬所,減幅達70%以上。大幅度縮減不僅發生在農村,也發生在城市。比如,從1995年到2012年,由于外來人口涌入,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從1070萬增長到2069萬,而北京小學數量卻從2867所銳減到1081所。為了控人,北京嚴厲打擊黑幼兒園、嚴厲禁止民辦中小學招收“五證不全”的外來人口子女,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奇跡”走的都是粗放、高能耗、高腐敗、高投入、高污染、高度兩極分化、低效、低工資、低附加值的不歸路,創新水平和能力極低。誠如信力建《中國趕超美國究竟需要多少年?》所言:2014年有260家制造業企業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合計23萬億元,但凈利潤總計僅為4623億元。利潤極高的高科技數碼電子產品和國際知名品牌方面,中國不但遠遠落后于美國、日本和西方許多國家,甚至被韓國遠甩在后面。而美國則以世界4.5%的人口,創造了全世界近45%的經濟生產力以及40%高科技產品。 美國這一切,惟自由、平等、博愛可以解釋。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流動,平等的權利,天下一家的博愛情懷,才會有永恒的創造和奇跡。否則,所謂“中國模式”,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曇花一現。 早在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里茨就斷言:21世紀影響人類進程有兩件大事,一是以美國為首的新技術革命,一是中國的城市化。但是,我們不僅沒有好好地利用城市化紅利,反而由于一系列不科學、不合理、不自由、不平等的城市化決策,導致了我們紅利變陷阱,機遇變挑戰。如果一切不改弦更張,徹底回到更自由更平等更市場更法治的發展道路上來,我們將不得不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大衰退。而且最為悲催的是,我們的80、90、00、10后以及他們的后代,都將被迫承受這種大衰退的后果,但他們卻沒有力量來參與和改變今天的決策。 我們將許以中國一個怎樣的未來?我們這些50后、60后、70后,都準備好了嗎?
我抄來的~~~ ![]() ![]()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