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5 04:29 蘋果園 查看博客原文
內經·舉痛論篇》中的一段話吧:“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澀),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痛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熱氣至則痛止矣!”就這么簡單幾句話和幾個字,卻蘊含了痛癥的發病機理和診療思路及理驗,你若真做到了用心用意去實踐和體悟,理解這段話來那是很容易的了。寒氣,乃代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氣;客,外來為客,從外面進來的人,這里引申為侵襲。背俞之脈,背部的俞穴經脈。脈泣(澀),經脈血氣運行澀滯不利也。血虛,這里主要講的是因為經脈血氣澀滯不利而導致局部或某些地方氣血灌注不到而缺血濡養。心,心臟,這里代指心肝脾肺腎等五臟六腑。因為,五臟六腑均有脈氣出注于背部的太陽膀胱經脈的俞穴,譬如心俞穴、肺俞穴、肝俞穴……等,這些俞穴一旦為六淫外邪所侵襲占據,筋脈拘攣,血運不暢,就會發生疼痛,嚴重的時候可以牽扯及前面胸腹腔里的五臟六腑,會同時發生疼痛的,于是就有前后相引而痛的病癥出現。那么,痛癥既已發生了,該如何治療才能使其痛止呢?“按之則熱,熱氣至則痛止矣”!就這么簡單!這也是至上法則!意思是說,痛癥在通過我們醫者的手法按摩,要按的患者經脈俞穴發熱,發熱之后,還得使之熱氣流散開來,運行到身體的前后和上下,甚至周身各部,使之經脈氣血前后上下貫通融會,使得周身都能達到暖融融的感覺,疼痛就會消失了。進一步解釋,無非是氣血一旦流暢,則實者得以決之,虛者得以補之,虛實調和,陰平陽秘,疼痛自然得以消矣!在臨床之中,如果你能以做到如此境界,那么,你也就不難理解和體悟這段經文的意旨了!反過來說,你能真正理解或明白了這段經文的旨意,再去加以揣摩體驗,也就不難掌握其推拿按摩的精湛技藝和達到那至高境界了!
查看更多評論。。。
登錄 注冊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