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公寓原名愛林登公寓,位于常德路(原赫德路)195號,坐西朝東,在鬧中取靜的南京西路、愚園路之間;建于1933年,1936年竣工;占地面積為58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663平方米,為8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公寓結合地形建造,平面呈“凹”形(但正面看上去更像“凸”字形,中間高,兩邊低),每層三戶,戶型有二室戶和三室戶。每戶客廳較大,設置壁爐,臥室均有小貯藏室和衛生間,廚房沿西外廊布置,雙陽臺連通客廳和臥室。西面統長挑長廊,即作為安全通道,又兼作服務陽臺。底層和夾層布置4套躍居住宅(即我們現在所說的復式住宅,這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每套住宅上下有小樓梯連通。第8層為電梯機房和水箱等用房。 公寓原為意大利房產,居住者多為社會中上層人士。著名的女作家張愛玲曾經在這幢樓里生活了5年左右,女作家陳丹燕在《上海的風花雪月》一書中有一篇張愛玲的公寓的描述:“張愛玲的家,是在一個熱鬧非凡的十字路口,那棟老公寓,被刷成了女人定妝粉的那種肉色,豎立在上海鬧市中的不藍的晴天下面。”20世紀50年代,張愛玲離開上海暫居香港,后來定居美國,1995年中秋節前夕死于紐約寓所。由于張愛玲名聲傳外,至今仍有不少人到常德公寓尋找張愛玲的家,拍照片拍錄像。 ? P1? 坐西朝東的常德公寓大樓 ? P2? 大門上的白紙寫有“私人住宅,謝絕參觀” P3? “優秀歷史建筑”銘牌 ? P4? 大樓正面看上去是不是更像“凸”字形 ? P5? 余秋雨題“常德公寓”銘牌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康定東路)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清)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屬海派作家,有才女之稱;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后結婚。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于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P6? 大門兩邊底樓高大的鋼窗就是躍層(復式就是一個單元內部有兩層) ? ![]() P7? 大樓底層一間“千彩書坊”,不知是否專營張愛玲的作品 ? ![]() P8? 1939年,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住在此公寓內,她筆下妙趣橫生的《公寓生活記趣》,說的便是這座大樓里的喜憂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