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就來介紹這款織圖裡面所用到的縮寫, 請大家一起來把這些密碼變成看得懂的織圖! 這次用到的縮寫都是英文織圖裡很常見的, Row 1、Row 2、Row 3 等等就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等等的織法敘述。 Cast on 10 stitches ﹦起10針 "Cast on"這個名詞就是「起針」, 也常常看到編織書上以「CO 10」這個縮寫來代表「起10針」。 第二行的「NOTE」是作者要請大家「特別注意」的地方, 她說:在括號[ ] 裡的針數是蕾絲緣編 (lace edging) 的部份。 這點真的要注意一下, 因為大部分的織圖中如果出現 [XOXO] 或括弧的 (XOXO), 通常是作者要大家把括號裡的針法重複喔! 例如:(XOXO) 4 times = (XOXO) 重複四次。 我們來看 Row 1 第一段的織法: [K1, yo twice, K1], K7, WT. 每個針法的縮寫都用逗點分開, 媽咪在此把每個針法的縮寫和意義都列出來: K1 = knit 1 = 一個下針 yo = yarn over = 空針 twice = 這個不是縮寫啦 = 兩次 K7 = 七個下針 WT = wrap and turn = 將掛線繞過針腳,然後翻面(也就是引返編 = 歐美稱這段為 short row) 其實媽咪個人也覺得看文字型織圖沒有看大圖方便, 所以通常會自己先把文字轉換成日式的圖表, 第一段就是(粉紅是蕾絲編的部份、o 是引返編): | O O | | | | | | | | o 這裡請大家先來做一下簡單的算術, 一開始起了10針,然後兩空針就等於加了兩針, 所以是12針沒錯喔~ 英文織圖中常常會在一個段落後出現例如(12 stitches)的字眼, 方便大家自己算一下有沒有跟上正確的針數。 ? 經過第一段的解說, 我們再來試試第二段喔! Slip 1, K7, [K2, P1, K1] 這裡增加了兩個新名詞: slip 1 =? 一個滑針 P1 = purl 1 = 一個上針 所以第二段轉換成圖形就是: V | | | | | | | | | - | 上一段的最後一針是引返編, 所以這一段的第一針通常就要是滑針囉~ (引返編的做法請大家研究一下自己的中文編織書或另外提問, 媽咪就不在這裡解說了~) 再算一下總針數:一共是12針沒錯喔~ (英文滑針很多種,有興趣的織女請看媽咪的另一篇文章英文的各類滑針 第三段大家應該就沒問題了, [K4], K6, WT 轉換成圖形應該是: | | | | | | | | | | o 大家有沒有猜對了啊? 做了「WT 繞線與翻面」後這裡只剩11針, 所以留下不織的那一針就是引返編的部份喔~ 來看看第四段: slip 1, K6, [K2tog twice, loosely] 這裡增加了一兩個新名詞: K2tog = knit 2 together = 把兩針併成一個下針 loosely = 鬆鬆的(就是叫大家蕾絲編不要拉太緊啦~呵呵) 所以第四段轉換成圖型就是: V | | | | | | 人人? (人人是兩個併針啦,感謝嘉莉提醒!~) 目前為止大家都還看得懂嗎? 那就請大家來練習看看, 把剩下的主花樣段數(共16段)自己轉換成織圖喔! 織完第16段後,作者說: 重複第1~16段,直到織片的長度到達64英吋(163公分)或想要的長度。 很快我們就到了 【Finishing 收尾】的階段囉! 「Bind off」就是「收針」, 常用的縮寫是「BO 」。 這條圍巾的收尾很簡單,直接就 「weave in ends 藏線頭」就好啦~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英文的敘述性織圖不分正面反面, 只告訴妳什麼時候一段要結束翻面、再來要織什麼針, 但是日文(或中文)的織圖畫的全部都是正面~ 所以~~大家如果運氣好,碰到一份英文的織圖是有畫圖的, 千萬不要很興奮的馬上開始依平常的習慣織織織喔, 因為英文織圖很有可能畫的是正面和反面!!!! 也就是:織圖很有可能一段畫的是正面的織法,從右往左織, 但下一段畫的卻是反面的織法,從左往右織! 聽來複雜,但其實只要大家知道這個現象後就沒有問題了~ 大家記得不用像日文(或中文)織圖一樣, 每隔一段就要自己把織圖的正面改成反面的織法, 而是直接照織圖上的符號織就好囉! 這也是為什麼英文織圖比較常會出現兩面都要作花的現象(尤其是蕾絲披肩類), 因為織圖上畫的就是正面和反面的織法了。 這次的教學篇先教大家認識基本的英文織圖, A Abbreviations 縮寫表 alt = alternate 每隔一段 applied I-cord 直接與織片連接的包邊編織 Approx = approximate(ly) 大約 B backwards knitting 反方向編織 before 之前 beg = begin 開始 block 整燙 BO = bind off 收針 C cable 麻花 cable cast-on? 麻花式起針法(也常用於直接製作鈕扣孔,完成的邊邊很美,建議右手可換鉤針進行) cast off 收針 CC = contrasting color 對比色 circular cast-on 環狀起針法(也稱為 Emily Ocker's cast-on,常用於圓形蕾絲披肩起針,此影片示範兩種環狀起針方式) cm = centimeter 公分 cn = cable needle 麻花針 CO = cast on 起針 Cont = continue 繼續 continental cast-on 一般起針法(又稱為 double cast-on 或 long-tail cast-on) D dec = decrease 減針 double cast-on 一般起針法(又稱為 continental cast-on 或 long-tail cast-on) double seed stitch 桂花針(每兩段上下針替換,美式說法;英式稱為 moss stitch) dpn = double-pointed needles 雙頭棒針 drop stitch 放掉一針(也就是我們常常不小心作的「掉針」啦) E Emily Ocker's cast-on 環狀起針法(也稱為 circular cast-on,常用於圓形蕾絲披肩起針,此影片示範兩種環狀起針方式) end 結尾;一段的一端 ends 一段的兩端 entrelac 格狀編織 EOR = every other row 每隔一段 F facing 面向(例如:right side facing 織片正面朝向編織者) foll = follow(ing) 以下 ‘ = foot (feet) 英尺 G g = gram(s) 公克 garter stitch? 起伏針 gauge 密度 Glossary 術語表 H I I-cord 包邊編織(可用於緣編、鈕扣孔、製作編織繩等等) I-cord, applied 直接與織片連接的包邊編織 inc = increase 加針 “ = inch(es) 英吋 J K k = knit 下針 k1-b = knit one stitch in back loop 扭下針 k1f&b = knit 1 front and back 在同一針織下針與扭針(一種加針方式) k2tog = knit two stitches together 左下二併針(日符號:「人」) Kitchener stitch 全下針的段對段縫合 knitted cast on 加針起針法(又稱為 knitting on) kw = knitwise 下針方向 L lb = pound(s) 磅 LH = left hand 左手 long-tail cast-on 一般起針法(又稱為 continental cast-on 或 double cast-on) lp(s) = loop(s) 圈圈 M m = meter(s) 公尺 M1 = make 1 stitch 加一針(從下方挑針的方式,可分從右側或左側) MC = main color 主色 moebius cast-on (Cat Bordhi style) 梅式翻轉起針法(Cat Bordhi 方式,常見於翻轉披肩起針) mm = millimeter(s) 公釐 moss stitch 桂花針(英式與美式略有不同:英式為每段上下針替換,美式為每兩段上下針替換,英式moss stitch 在美式織圖中稱為 seed stitch) N no stitch = skip to next square on chart 無針,直接跳到織圖的下一格 O oz = ounce(s) 盎司 P p = purl 上針 patt = pattern 花樣,模樣編 p2sso = pass 2 slipped stitches over together 將兩滑針套過左側針 p2tog = purl two stitches together? 左上二併針(日符號:「人-」) p3tog = purl three stitches together 左上三併針 picot 凸編 plain stitch 平針 pm = place marker 放記號圈 provisional cast on 別線起針 psso = pass slipped stitch over 將滑針套過左側針 PU = pick up and knit 挑針繼續織 pw = purlwise 上針方向 Q R rem = remaining 剩餘的 rep(s) = repeat(s) 重複 RH = right hand 右手 rib stitch 鬆緊編 row 段 rnd(s) = round(s) 輪 rv ST st = reverse stockinette stitch 全上針的平針 RS = right side 右邊 S s2kp = sl 2-k1-p2sso = slip two stitches as if to k2-tog, knit the next stitch, pass the two slipped stitches together over the knit stitch (centralized double decrease) 中下三併針(以下針方向一起滑兩針、織一下針、將兩滑針一起套過下針) seed stitch 桂花針(每段上下針替換,美式說法) short row(s) 引返編 skp = sl 1-k1-psso = slip 1, knit 1, pass slipped stitch over knit stitch (left slanting decrease) (similar to ssk) 右下二併針(滑一針、織一下針、將滑針套過下針)(日符號:「入」,與 ssk 織法稍微不同但效果類似) Sk2p = sl 1-k2 tog-psso = slip one stitch, knit next two stitches together, pass slipped stitch over the k2-tog stitch (double decrease) 右下三併針(滑一針、織左下二併針、將滑針套過併針) simple cast-on 簡易式起針法(影片介紹兩種方向) sl = sl st = slip stitch/es from left needle to right needle without working, the yarn may be held either in front or back of the slipped stitch. 滑針(掛針可能在織片前方或在後方,詳細說明參考各類滑針) slip marker 將記號圈滑到另一棒針 sp2p = sl 1 knitwise, p2tog, psso = slip 1 knitwise, purl 2 together, pass slipped stitch over purled stitch 以下針方向滑一針、織左上二併針、將滑針套過併針 ssk = slip, slip, knit = slip two stitches knitwise, one at a time, then insert left-hand needle point into the fronts of these two stitches, and knit them together (left slanting decrease) (similar to skp) 右下二併針(以下針方向分別滑兩針、將左棒針穿過兩滑針前方,織成一個下針)(日符號:「入」,與 skp 織法稍微不同但效果類似) ssp = slip, slip, purl 右上二併針 st(s) = stitch(es) 針 St st = stockinette stitch (all knit) 平針(正面全下針) T tbl = through back loop 從針目後方穿入棒針(通常有扭針的效果) tension 密度 tog = together 一起 tubular cast-on 柱狀起針法(也可當鬆緊編起針) twisted German cast-on 德式扭轉起針法(起針較有彈性,也適用於鬆緊編起針) U V W waste yarn 別線(直譯為「廢線」) work even 以同花樣繼續織,不另外加減針 WS = wrong side 反面 WT = wrap and turn 將掛線繞過針腳,然後翻面(引返編的一個步驟) wyib = with yarn in back 掛線在織片後方 wyif = with yarn in front 掛線在織片前方 X Y yd = yard(s) 碼 yf = yarn forward 將掛線放在織片前方 yo = yarn over 空針 ? 不顯示圖片的解決方法 要想看清晰大圖:點擊圖片→點擊查看原圖→可放大,放大后非常清晰。 ? 不知道為什么很多圖片不能顯示,出現紅叉,解決辦法如下: ? 1:右鍵點擊圖片,點擊顯示圖片。如果還是不顯示,請用下2條。 ? 2:直接點擊圖片,然后點擊查看原圖,有時候出現不能打開,就刷新一下,基本上可以。 ? 3:右鍵點擊圖片,然后點擊屬性,復制地址,在瀏覽器中打開。 織圖上的日文字義參考 日文【英文或其他語源】(中文字義)--以中文敘述日文字典裡的解釋 P.S.日文有些字是有漢字的..所以用分號區隔開來的..仍是同一字句 如果有加上【英文或其他語源】表示這個日文字為外來語 【英文或其他語源】是直接從日文網路字典轉貼給大家參考的 ---->>>>名詞 あみぐるみ(以編織方式製作的玩偶;編織玩偶;線偶) こもの;小物;小もの(小物) p.s.小物這個字..在日文裡的涵蓋範圍沒有一定的規則..例如以下幾樣東西 有時放在衣著類的MOOK中..有時則會出現在小物書中 マフラー【muffler】圍巾--圍在脖子上的冬季防寒、保暖用的細長物 ストール【stole】披肩 日文字典裡的解釋是圍在脖子上的冬季防寒、保暖用的細長物 ---->>>>縫合及相關用語 日文對於"縫"這個動作..區分得很細..我們可以用"縫"和"縫合"就可以涵蓋的動作 在日文裡可以區分如下: ぬい;縫い(縫;通常指用很尖的手縫針縫) まつる;纏る(縫合;把不同物件縫在一起) まつりつける(縫上去;這是把某個物件用縫的方式固定到另一個物件上的說法) 巻きかがり;(捲針縫;斜針縫;捲邊縫) 返し縫い;かえしぬい;返しぬい(迴針縫) つける;付ける;つきます;付きます(附加上去) 最常和白色三角形一起出現的 "糸をつける"..意思是"用另一條線在指示位置起針"..簡稱:接線) --->>>>材料用語 手ぬい糸(手縫線) --->>>>用具用語 まち針;待ち針(待針) ---->>>>其他未歸分類用語 2本どり(取2條線) ぬいしろ;縫い代;縫代(縫份;布作用語) カーブ【curve】(曲線;弧線;彎曲部分) ---->>>衣物及線材項目常見名詞 衿(領子) ラクラン袖(拉克蘭袖) まち[襠](袖下或褲下的鬆份..一般稱之為"襠份") 衿ぐり(領圍線) ひも(繩子;帶子) ボンボン(毛球) フード【hood】(兜帽;風帽) ループ【loop】(用來固定釦子的繩圈) シンカーループ(sinker loop)目與目中間那條線 釦;ボタン【button】(鈕釦) ボタンのあな;ボタンの孔(釦洞;釦孔) タイプ【type】(類型;型式) トップ【top】(頂部) ノット【knot】(結) ひざ【膝】 かた【肩】 ? ---->>>顏色名詞 ブルー【blue】(藍色) ペール【pale】淡、薄 ピンク【pink】 ピーチ【peach】桃 アイボリー【ivory】象牙色 パウダー【powder】粉;粉狀のもの イエロー【yellow】黃色。黃 こん【紺】紫色を帯びた濃い青色。濃い藍色。 ミント【mint】薄荷(はっか) グリーン【green】緑色。草地。緑地。芝生。 ---->>>編織時會用到的字句 サイズ調整(尺寸調整;サイズ=size) から(從) まで(到) 拾う;拾い目(挑針)例:69目から57目拾う(從69目挑57目) ので(由於) 別糸(別線) ところ(所;處;地方) ゲージ(密度) 拾う;拾い目(挑針) 編み地(織片) とおす;通す(貫穿;穿成串;穿過;穿針) マス【mass】(方格單位;通常出現在方眼編) 矢印;やじるし(箭頭) ため(為了;做為目的) 違う;ちがう;違います(不同;差異) 戻る;戻り;もどり(回到) つづけ;続け(繼續) はぎ;接ぎ(縫合用語的其中一個說法,通常用在2個長度一樣的對合上) ぞうげん;増減(增減) なし;無し(沒有;否定的用字)例:増減なし(不加不減) うち;內(指的是某物內) くりかえす;くり返す;繰り返す;繰りかえす(重複)相當於英文repeat 例:3回くリ返す(重複3次) ? ●なわ編(麻花編)●メリヤス編(平面編) ●裏メリヤス編み(上針的平面編)●ガーター編み(起伏編)●1目ゴム編み(單鬆緊針編織) ●2目ゴム編み(雙鬆緊針編織)●表目(下針)●裏目(上針) ●かけ目(掛針)●ねじり目(扭針)●巻き目(卷加針) ●右増目(右加針)●左増目(左加針) ●右上2目一度(右上2併針)●左上2目一度(左上2併針)●裏目右上2目一度(上針的右上2併針) ●すべり目(滑針)●浮目(浮針)●ねじり引上げ目(扭針的引上針) ●引上げ目;引き上げ目(引上針)●伏せ目(套收針)●かのこ編み(桂花針) ●3目の編み出し増目(3針的加針) ? 款式名稱: チュニック【tunic】七分長的女性用有腰身的外衣 キャミソール【camisole】女用緊身衣;女用短袖襯衣 成份名稱: キッドモヘア【kid mohair】(小毛海;小羊毛海) ラムウール【lamb's wool】(小羊毛;羔羊毛) シルク【silk】(絲) アクリル【acrylic】(壓克力纖維) ヘンプ【hemp】(麻纖維)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