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文字及圖片版權屬原作者Elizabeth Zimmermann(簡稱EZ)所有。 Pi Shawl,圓周率披肩,譯文來自《Elizabeth Zimmermann's Knitter's Almanac》。 舒舒翻譯這篇文章,既是向大家介紹EZ的Pi Shawl的基礎教程,也是為了向這個偉大的編織設計師致敬,譯文的文字及錯別字歸舒舒所有,歡迎轉發,但請務必注明出處。 ![]() 這是一本初版印于1974年的書,書名直譯叫《編織月歷》——作者Elizabeth Zimmermann根據一年12個月寫了12章,為每個月的編織主題提供編織建議。 這個披肩來自第七章《A Shawl: Good Travel Knittng》。 最早由Elizabeth Zimmermann于1969年發表在《?Spun Out #16》上,名為 Pi Shawl,直譯為圓周率披肩,以非常清晰的方式,根據圓周率原理,教會大家如何織出一條圓形的披肩。 這條披肩非常非常經典,,單是在Raverly這個頁面下完成向這條經典披肩致敬的作品就有2245件之多。 http://www.ravelry.com/patterns/library/pi-shawl-july 舒舒之前介紹的Jared Flood,就在EZ的Pi Shawl的基礎上,設計了好幾款圓型披肩。 ![]() ? ![]() ? ![]() ? ?注意我說的是改版致敬——因為原版其實是長下面這個樣子的。 也很美,不是嗎? ![]() ![]() 披肩——旅行良伴。 七月,旅行季。 我和老伴已經上年紀了,覺得出門就是給交通添堵,所以我們很少旅行。 如果年度探親之旅不可避免,建議你一定要帶上針線——編織可以鎮靜你的心情,淡定面對旅途中的各種突發情況。 不妨嘗試織一條披肩。 別笑,我個人無數次的經歷可以證明,披肩絕對是旅行良伴。 旅途總是意味著空間狹窄、漫長等待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而我的安心三寶,就是細線羊毛、環型棒針以及圓形披肩。 一寶——細線羊毛,不占太多空間,細線所以耐織。 二寶——環型棒針,只要針上掛著線,基本不會丟,最多就是掉個幾針。 三寶——圓形披肩,世界上最好織的披肩。 你終于憋不住了——披肩還有好織的?披肩不都很難嗎? 親,你錯了。讓我來教你織一條非常簡單的圓形披肩。 這條披肩從中間開始往外織,不需要任何花樣,整個過程只需要六輪加針。 溫馨提醒:織這條披肩無需動腦,你需要的,僅僅是耐心。 隨著一輪又一輪的加針,你手中的針目會越來越多,但是只要你耐心地往下織,不知不覺,你的手上將誕生一件傳家之寶。 首先是挑線。我的首選是羊毛。如果你不幸對羊毛過敏,請去一家好點的毛線店咨詢,讓他們給你建議。線一定要買足夠多。 不要對選色太過糾結。用你的直覺來選顏色,當然這個色最好是可以襯你大部分的衣服和你的膚色。 其次是選針。如果你是披肩初學者,請不要問具體幾號針,請你自己選一個比想像中要粗很多的針號——勸你也別太糾結密度,安心接受織出來松松的效果。 同樣針號的環針棒針需要一長一短各一根。一根16英寸(約40厘米),另一根24英寸(約60厘米)長,可以織完這條披肩。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我直接告訴你,27英寸、30英寸、36英寸乃至48英寸(120厘米)的環針基本用不上,不!用!買! 在我看來,24英寸的環針足矣,細線羊毛1000針也可以掛得住。 你還需要一些短的雙頭棒針,用于編織最最開始的前幾行(總針數不到50針)。我知道短棒針織起來特別不爽,但是這個階段很快就結束,手再慢,織一天也肯定能渡過這個階段。 好吧,讓我們開始吧。 請你躲進一個安靜的角落,開始你的前幾行——抱歉我終于想起來提醒你,要準備一根鉤針,用于起針。 起針法,使用Emily Ocker的環型起針法,起9針。 (請看下圖,貼心的舒舒特意從書上拍了照給你們看,這本書的文字部分偏多,圖解非常少,附錄的圖也畫得非常簡要) ![]() ?(舒舒:在本書的前面幾章,EZ提到Emily Ocker的環型起針法其實也并非Emily Ocker原創,只是Emily Ocker第一個以出版物的形式記錄了這個起針法,所以以她的名字命名。這其實是一種源自德國傳統編織的起針法,中文出版物經常翻譯成孔斯特起針法(Kunst Cast-on)) 起9針,平均分到三根針上,用第四根棒針開始圈織,第一圈全部織下針。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用四根短棒針圈織,請向離你最近的會織毛衣的人請教。 四根針織起來可能有點不順手,但是請不要煩躁,更不要放棄——只要你相信,你就是這四根針的主人,你就會征服這四根針。 第二圈,將所有針目翻倍,織法如下:針上掛一圈線(空針),再織一下針,每根針上重復這兩步3次,三根針共重復9次——完成第一輪加針,此時針上有18針。 接下來的三圈不用加針也不用減針。 下一圈開始前,在針上掛一個可以記號的東西,幫助你記住這里為編織開始處。 第二輪加針開始:針上掛一圈線(空針),再織一下針,每根針上重復這兩步6次,三根針共重復18次——完成第二輪加針,此時針上有36針。 然后不加針不減針織6圈,下一圈進行第三輪加針——余72針。(換16英寸環針) 不加針不減針織12圈,下一圈織第四輪加針——余144針。 不加針不減針織24圈,下一圈織第五輪加針——余288針。 不加針不減針織48圈,下一圈織第六輪加針——余576針。 然后呢,我知道你肯定會猜,不加針不減針再織96圈嗎? 哈,不必了。第六輪加針以后,離下一次加針還有一半的行數,你已經發現你手中的披肩足夠大——此時你可能已經結束你的旅行了回到家中了。 你發現了沒有,這條披肩的加針中蘊含的,是中學時學過的幾何原理。 男士們可能早就發現了,但是女士,嗯,可能有些還沒明白怎么回事。 你還得嗎,Pi=圓周率。 圓的周長=直徑XPi。 所以當你的半徑翻倍,你的周長也應該翻倍——這就是加針的規律。 根據圓周長定律,加針需要出現在第3、6、12、24、48、96圈,再往下推,就是第192、394、788、1576圈。 理論歸理論,如果你真的織到第1576圈——你會發現你的披肩已經跟足球場一樣大了! 當你在576針的基礎上再編織40-50行,你會發現你的披肩的直徑已經有72英寸(約等于1.8米)——這個直徑對任何家庭都足夠大了。 可以收針,洗一洗,空出家里最大的床(或者放在一條足夠干凈的地毯上)來給披肩定型,均勻地將披肩四周拉伸開來,用幾十,甚至幾百枚定型針將它的邊緣固定在床墊或者地毯上,直到披肩自然干透,定型結束。 于是問題就來了,收針該怎么收? 我自己推薦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使用鉤針,插入你所編織的最后一針,*鉤出六個辮子,然后將鉤針穿過接下來的三針,引拔出來。重復*號開始處的兩個步驟,直到結束披肩最后一針。采用鉤針法收針,會在披肩的最后一行形成可愛的辮子邊緣。溫馨提示:辮子的數量以及一次引拔的針目都可以自行調整。如果你是以這種方法收針的,定型針固定的位置是可以每隔1根辮子,也可以每隔2根辮子——我說過好多次了,你盡管大膽實驗,不要被我的教程框住你的思維。 第二種,哈,我肯定不是第一個這么做的,但是我當年確實是被腦海中蹦出來的這個主意感到興奮——給披肩織個花邊,并且不是延續編織方向,而是垂直于圓形披肩的直徑,來一個橫!向!的!花!邊! 我的意思是先織一條非常非常長的花邊,然后將之縫合在披肩的外弧上,由于弧度的關系,這條花邊可能會非常不平——嗯,我知道對你來說這個方法實!在!太!麻!煩!了!所以我建議換成另一種方法。 當披肩的直徑足夠大時,你可以臨時決定 ,從下一圈開始,用手中的線團在左針上卷加8針(見上圖中的M1),第1行織7下針,然后將第8針跟披肩最后一圈上的最近的一針并著織成一針! *翻轉織物,織這新起的8針,翻面,織7下針,再并針。 從*開始重復,直到你收掉披肩最后一圈上的所有針目。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工程無比浩大,織起來簡直漫無止境。 相信我,等你織多幾針,你就會發現你的方法是值得的。 這個收針的方法,會給你的披肩帶來優雅而牢固的起伏針面(搓板針面)邊緣,讓你的披肩更耐穿且不容易卷。 你可以不止起8針,但是千萬別少于8針,否則效果會打折。 你可以在這8針中加入鏤空的元素(空針,下針二并一),你也可以通過在同一行通過有規律的加針和減針運用,為你的邊緣增加起伏彎曲的效果。總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為你的披肩邊緣加入你獨一無二的設計元素。 ========== (節選自<Elizabeth Zimmermann's Knitter's Almanac>的第七章《July:A Shawl: Good Travel Knittng》,文字有刪減,并非全文通譯。) ========== 舒舒注:這個教程,是針對披肩零基礎者,介紹織出一條圓形披肩的基本原理,這個教程教出來的披肩是最最基礎的平針披肩,是沒有特別華麗的鏤空花樣的。 只要你明白了原理,你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去增加鏤空花樣,設計出你喜歡的披肩。 其實,書中其實是有《進階篇》——織出有鏤空花樣的版本的,見上圖。 由于這本書基本都是純文字描述,舒舒怕圖解動物們不接受,就先不翻譯了——舒舒不想直接轉化成圖解,因為文字才是這個作者的亮點,這個作者的文字,實在太有趣了!舒舒感覺自己翻譯的時候,只能把她文字百分之一的可愛表現出來。 ![]() ?Elizabeth Zimmermann(1910-1999),喜歡她的人簡稱她的名字為EZ,生于英國,于1937年搬到美國。她推廣的很多編織技巧很大程度革新了美國的編織實踐。她最著名的編織技巧革新是EPS系統(Elizabeth's Percentage System)——從下往上系統分散減針形成圓肩,這個方法為無數當代設計師所受用。 ![]() ?上次給大家介紹的《YOKES》這本書,就是Kate Davies向EZ的致敬作品,肩部的分散減針用的原理就是EPS (Elizabeth's Percentage System)。 國內目前沒有見到對這個知名設計師有比較詳盡的介紹,但是EZ在美國的編織界是非常非常知名的存在,打開很多當代編織書,附錄中引用的參考書籍,幾乎都有EZ的《Knitting withou Tears》。 你可能沒聽說過過EZ,但是你也許聽說過Meg Swansen, 她是EZ的女兒,女承母業,經營Schoolhouse出版社,也是Vogue Knitting的專欄作者,出版過各種編織書籍。 ![]() ?舒舒非常喜歡Elizabeth Zimmermann,收藏了她幾乎所有的書。 嗯,目前國內沒有任何一個出版社翻譯過她的書,所以舒舒讀的都是英文原版。 EZ的書有個特點,文字非常非常多,圖解非常非常少。 每一篇文章都跟日記一樣,各種天馬行空各種跑題。 不愛看字的人可能覺得她的文章絮絮叨叨,但是耐得下心來閱讀,會發現這個老太太的可愛和天真之處。 而她在編織中的各種創意和高明之處,也讓人贊嘆不已,心生敬佩。 舒舒真心希望,能有更多人認識EZ。 ![]() 回復教程,可查看更多相關編織教程。 回復雜志,可查看相關畫冊推薦。 回復EZ,可查看EZ的其他作品介紹。 溫馨提示:回復到微信訂閱號xxsknit才有效,發錯了得不到回復不怪館長。歡迎關注,咱們天天見! ? ![]() ? ?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